三余诗览

发布时间:2024-03-25
感遇①二首
张九龄
其 一

兰叶春葳蕤②,桂华③秋皎洁。
欣欣此生意,自尔为佳节。
谁知林栖者④,闻风坐⑤相悦。
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。
 
【作者介绍】
张九龄(678年~740年),字子寿,韶州曲江(今广东省韶关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曾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担任宰相。任相期间,不避利害,敢于谏诤,为中国封建盛世“开元之治”的出现作出了积极贡献,后因李林甫进的谗言而被罢相,黜为荆州长史。张九龄举止优雅、风度不凡,在他去世后,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,总要问:“风度得如九龄否?”所作有《曲江集》。张九龄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
【注释】
①张九龄以《感遇》为题,作有五言古诗十二首,本书所选的为第一首和第七。②葳蕤(wēiruí):指草木茂盛且枝叶下垂貌,《楚辞•七谏•初放》有“上葳蕤而防露兮”句。③桂华:即桂花,古代花、华二字往往相通。④林栖者:居住在深林中的人,指隐士。⑤坐:介词,因为、由于、为着。
【语译】
兰叶在春季茂盛纷披,桂花在秋天皎洁璀璨,它们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啊,共同形成了美好的季节。有谁知道那些栖息在密林中的隐士,听闻此事而与兰、桂互相钦佩呢?因为他们知道草木有自己的愿望,何必贪求美人来攀折?
【赏析】
所谓“感遇”,就是感怀自己的遭际、抒发自己的理想,唐诗中以此为题者很多,比如陈子昂有《感遇》诗三十八首、李白有《感遇》诗四首、柳宗元有《感遇》诗二首,等等。张九龄十二首《感遇》均为五言古诗,细细品味其中意趣,主要以抒发理想、自诩清高为主,而感伤遭际的内容约略隐含其中,却并非主流。
本诗是他的第一首《感遇》诗,以传统的“香草美人”之手法,把自己比拟为春兰和秋桂,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、欣欣向荣,既茂盛而又皎洁,只求保持“本心”,而并不求他人的理解,更不求他人的荐举。孔子曾说“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吾往矣”,不求别人理解,只育个人品德,这是很好理解的,但对于不求他人荐举——也即诗中“何求美人折”句——所表现的则非儒家意趣,而是道家的隐者之志。诗中也很明确地出现了隐士形象——“林栖者”,说隐士和兰、桂“相悦”,也就是说隐士和兰、桂的志趣、品德是相同的,更进一层说,也诗人情投意合。诗人既以兰、桂自况,也自命为隐士,不求他人赏识、荐举,因此这里的“美人”是比喻君王或权贵。
张九龄冠即中进士,为秘书省校书郎、右拾遗,他曾上书唐玄宗,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,纠正重内轻外风气,并且选官应重贤能,不循资历。此后他的宦途并不一帆风顺,曾被外放,也一度因理念与主政者不和而辞官归乡,年过四十才再次回到都城长安,受到宰相张说的赏识,张说罢相后再受牵连而被外放,为相后再遭李林甫谗言而罢——这首诗正是作于他罢相后,因宦途不如意而自剖心曲,自诩高洁,言不必“美人折”。古代士大夫往往外儒而内道,达则仕,兼济天下,退则深隐林泉,这是非常普遍的思潮,非独张九龄为然。
张九龄的《感遇》诗中,这种隐士风味非常浓厚,也并非独此一篇。
其 七
江南①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
岂伊②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③。
可以荐嘉客④,奈何阻重深⑤。
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
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。
【注释】
①江南:指长江以南地区。今谓之江南,古谓之江东,古代的江南包括今天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江西和湖北的江南部分,范围非常广大。②伊:指代词,这里指“那个地方”。③岁寒心:语出《论语•子罕》: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李元操《园中咏橘》也有“自有凌冬质,能守岁寒心”句。④荐嘉:荐意为奉献,这里的“嘉客”指君王,因江南丹橘向为贡品,故有此说。⑤重深:指重山深水。
【语译】
江南的红橘啊,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依旧苍翠碧绿,这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温暖的缘故吗?不,是橘树有凌冬傲雪的高洁品性。想要把红橘奉献给君王,却无奈山高水长,阻隔了道路。万物的际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啊,天道循环之理难以洞彻。不要再徒然地说什么种桃种李吧,难道橘树就没有浓荫了吗?
【赏析】
此诗咏物,并以述志,仍是“香草美人”的手法。王逸在《楚辞章句》中曾说:“善鸟香草,以配忠贞;恶禽臭物,以比谄倭……”咏橘自况,始于屈原所作《橘颂》,其开篇即说: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”张九龄这首诗很明显受到了屈原作品的影响。
张九龄罢相后,被贬为荆州长史,人在楚地,见“丹橘”这一楚地繁茂的植物,并思屈原《橘颂》,乃作是诗。江南地暖,所以橘树经冬不凋,但诗人却推翻此寻常之理,说橘是因为“自有岁寒心”才终年葱郁的。“可以荐嘉客”,他以“丹橘”自况,是说自己仍有报效君王之心,但奈何“阻重深”,山高水长,又兼奸恶小人蒙蔽,估计是再没有重返朝廷的机会了。此诗与“兰叶春葳蕤”不同,字里行间并无彻底灰心丧气,因而求为隐士之意,但颓唐的情绪仍然是很浓厚的,遂将个人遭际归之于命运,并说天道“循环不可寻”,自己无法了解天道,无法把握命运。
唐人爱桃李,咏桃咏李之诗不胜枚举,故而诗结尾即以桃李来对比橘树,说橘树亦有浓荫,岂独桃李为然。很明显,这里张九龄是用桃李来比喻朝中官僚,说君王只信任李林甫等朝官,而不识他这种被远窜楚地之人亦有报国之心、定国之才。与第一篇《感遇》的结句“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”相同,都是自抒怀抱,总结全诗之言。唐朝中前期的五言古风仍延续着六朝风格,结构布局比较简单,基本上想到哪儿写到哪儿,但结句总要总括全盘,才不显得松散。张九龄十二篇《感遇》大抵如此,观其结句,即可见其所抒之情之志了。
下终南山过①斛斯山人②宿置酒
李 白

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。
却顾③所来径,苍苍横翠微④。
相携及田家,童稚开荆扉⑤。
绿竹入幽径,青萝⑥拂行衣。
欢言得所憩,美酒聊共挥⑦。
长歌吟松风,曲尽河⑧星稀。
我醉君复乐,陶然⑨共忘机⑩。
 
【作者介绍】
李白(701年~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一说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(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),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),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,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,也是唐朝最富盛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,人称“诗仙”。
李白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,漫游各地,曾多次写诗干谒权责,但来得回应。直至天宝元年(742年),他才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被唐玄宗召至长安.供奉翰林,其文章风采名动天下,也深受唐玄宗的喜爱。但玄宗只是待为文学弄臣,这使志向高远的李白深感痛苦,再加上权贵的谗言,他在京仅三年即弃官而去,继续漫游生涯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李白投入永王李璘幕府,想要为国效力,但李璘旋因与唐肃宗争位而败死,李白受到牵连,被流放夜郎(在今贵州境内),途中遇赦,投奔族叔、当涂县令李阳冰,不久去世。
李白为人洒脱不羁,傲视权贵,他的诗歌也有着鲜明的个性,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,形式多变、种类浩繁,想象奇特、气概豪迈、情绪激昂,开创了唐诗一大高峰。从艺术成就来说,他的乐府、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。其歌行完全打破传统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模式,空无依傍,笔法多端,达到了任意随性而变幻莫测、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。其绝句自然明快,飘逸潇洒,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情思。贺之章初见即赞其为“谪仙
人”,杜甫写诗称其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,唐诗的高峰向来“李、杜(甫)、白(居易)”并称,李白占其魁首。
【注释】
①过:拜访。②斛斯山人:斛斯为姓,山人即山间之人,指隐士,杜甫有《过斛斯校书庄二首》,或说即同一人,名斛斯融。③却顾:回头观看。④翠微:山色青翠,也可指代山,《尔雅•释山》说:“(山)未及上,翠微。”杨慎注:“凡山,远望则翠,近之则翠渐微,故曰翠微也。”⑤荆扉:即柴扉,用竹木制成的篱笆门。⑥青萝:即女萝,又名松萝、兔丝,为地衣类植物。⑦挥:原指倒去残酒,这里是饮酒之意。⑧河:这里指银河。⑨陶然:酒醉后闲适欢乐貌。陶渊明《时运》有“挥兹一觞,陶然自乐”句。⑩忘机:语出《列子•黄帝》,说海上有人喜爱鸥鸟,每日乘舟与鸥鸟共娱,后其父嘱其趁机捕获鸥鸟,鸥鸟见其存有“机心”,再不肯飞下。“忘机”即抛弃机心,是说把记挂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全都忘记了。王勃《江曲孤凫赋》有“尔乃忘机绝虑,怀声弄影”句。
【语译】
黄昏时我从青翠的终南山下来,山间有明月陪伴我的回程。转头再看来时的道路,只见昏暗的绿色铺满了山峦。与好友携手回到乡舍,小童儿前来打开柴扉。碧绿的修竹啊直通幽深小径,青色的丝萝啊攀扯着行人的衣襟。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,我们高兴地交谈,还取出美酒来痛饮一番。仰天而歌,伴着松间风声阵阵,一曲歌罢,又见天上银河,星辰黯淡,色将明。我们都已经醉了啊,也都无比的欢乐,如此赏心乐事之中,谁还会想起那些凡尘里的荣辱巧诈呢?
【赏析】
五言古诗以魏晋南北朝为其高峰,到唐代,形式、句法都已经很纯熟了。唐代前中期的诗人作五言,大多追慕前朝,文辞颇为古雅,但李白所作则吸收了当时口语,要显得晓畅通俗得多,观此诗即可见其一斑。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,在唐都长安南面五十里,唐代士人很多借隐居为名在此待价而沽,故有“终南捷径”一说,这捷径,指的就是做官的捷径。杜甫曾作《闻斛斯六官未归》和《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》,与此诗所指“斛斯山人”,或指同一,则此人后来出仕,做了“校书”,或许其早前隐居终南山,也是欲攀此捷径吧。李白此诗作于天宝三载(744年)春季,当时其已出仕长安,但投闲置散,只是做玄宗的文学弄臣而已,他有志难伸,而又向往祖国好山河,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,这些情感都在诗中有所反映。唐诗常识格律诗对于对仗的有无、位置,乃至平仄、词性,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,古诗中亦常见对仗,但要求就要宽松得多。如李白此诗中“绿竹入幽径,青萝拂行衣”一联,倘若置于格律诗中,破律之处便甚多。比如“入”、“拂”皆为仄声,仄声相对不妥,“幽”、“行”皆为平声,平声相对亦不妥;“幽”为形容词,“行”在这里指行人,是名词,相对不工。当然,格律诗中的对仗也分工对和对,也允许部分放宽要求,对于此联来说,或可不论词性之误,但平仄之误则是逃不脱的。开篇即写登山而归,拜访斛斯山人,携手引入其家。“山月随人归”句,既是写景,同时也说明自己孤身一人,所伴唯有山间明月而已。在此种孤清的氛围下,得遇友人,自然是非常兴奋的,因而“欢言得所憩,美酒聊共挥”。前四句写山,写月,中四句写“田家”,有“绿竹”、“幽径”、“青萝”,这正反映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依恋和对田园隐士生活的向往。末四句再写“松风”,写“河星”,正见宇宙寥廓、自然优美,相较之下,那些朝堂上的龌龊事,宦途中的坎坷,全都不足道也,故谓“陶然共忘机”。这里的“忘机”,要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,诗人所欲忘的不仅仅是荣辱、机巧,而是整个红尘俗世,是凡人在红尘中辗转挣扎的苦痛和悲哀。但言称“忘机”,却正因其难忘,唯与友人痛饮,于酒醉陶然之际,才勉强可以时放下而已。其放下便见喜,但内中所隐含的难以放下,却更见悲哀。李白志向高远,但因为个人性格、能力和社会环境的牵绊,其志却总难伸,他的狂歌纵酒,往往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悲哀和块垒。其诗大多色调明快,但唯有从此明快中能体味到内在的黯然,才能真懂了李白诗。
夜归鹿门①歌
孟浩然
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②渡头争渡喧。
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③栖隐处。
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【作者介绍】
孟浩然(689年~740年),本名不详,浩然为其字,襄州襄阳人,故世称“孟襄阳”,是唐代著名诗人。他的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,以诗自娱,四十岁游京师,应进士不第。据说唐玄宗咏其诗,见“不才明主弃”语,乃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而放归。其后孟浩然漫游吴越,穷极山水,更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他的诗大多为五言短篇,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、行旅等内容,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,但在艺术上也有独特造诣:不事雕饰,清淡简朴,感受亲切真实,生活气息浓厚,富有超妙自得之趣。他是唐诗中山水田园派的领军人物,后人遂将其与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。
【注释】
①鹿门:指鹿门山,在今天湖北省襄阳市境内,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。②渔梁:沔水上的沙洲名,在鹿门山附近。③庞公:指庞德公,汉末隐士,据说曾躬耕于岘山之南,后携妻子入鹿门采药不返。
【语译】
山间寺院已经响起了晚钟,白昼转向黄昏,看那渔梁渡口,人们喧喧嚷嚷地挤上晚归的渡船。他们沿着细沙的岸边航向江畔村落,我也乘船返回鹿门山啊。鹿门山上,月光驱散了树间的烟霭,突然之间,我就来到了当年庞德公的隐居之处。无论是岩间的大门,还是松边的道路,长久以来都是如此寂寥啊,只有我这种隐士独自来来去去。
【赏析】
此诗写归隐之趣,最大的特点在于对比。开篇写“山寺钟鸣”,自然产生清幽之意,但随即对比俗世,说“渔梁渡头争渡喧”,特著一个“喧”字,则种种人世纷扰、喧腾,使人厌烦处,便毕见于笔端。三、四句继续对比,本来俗人归而诗人亦归,即便并非一船,也近乎同路,却偏要用十四个字分开来写,因为前者所向的乃是红尘的归宿,诗人却航向鹿门山隐逸之所,同途而殊归。接着“月照开烟树”,气氛复归清幽,仿佛将诗人心中最后一点尘世的阴霾也扫荡一空似的。山间隐居生活颇为寂寥,但诗人不说自己寂寥,而说景物寂寥,最后结句“惟有幽人自来去”,这幽人既是指庞德公,也是诗人自况,是隐士这个群体的写照,他们自由来去,无拘无束,唯此才能忍受这种寂寥,更能体味寂寥中的真意。不过最后还要顺带说明一下,孟浩然四十多岁时因无法得官才隐居鹿门山,但他真正的住家却在襄阳城南郊外,岘山附近、汉江西岸,名曰“南园”或称“涧南园”,鹿门山在汉江东岸,他一方面仰慕庞德公,一方面喜爱此地清幽,于是修建了一处别业,并非长居,只是偶尔跑去住住罢了。士大夫之所谓隐居,大抵如是。
早 秋
许 浑

遥夜①泛清瑟②,西风生翠萝。
残萤栖玉露,早雁拂金河③。
高树晓还密,远山晴更多。
淮南一叶下④,自觉洞庭波⑤。
【作者介绍】
许浑(约791~约858年),字用晦,一说字仲晦,祖籍安州安陆,寓居润州丹阳(即今天江苏省镇江市),晚唐著名诗人。他是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,唐文宗太和六年(832年)进士及第,先后任当涂、太平令,因病免。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,因病乞归,后复出仕,任润州司马,历虞部员外郎,转睦、郢二州刺史。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,自编诗集,曰《丁卯集》。许浑的诗作皆为近体,以五七律尤多,句法圆熟工稳,声调平仄自成一格。清人田雯《古欢堂集•杂著》中赞其“声律之熟,无如浑者”,同时元人方回《瀛奎律髓》却批评他“专对偶”、“工有余而味不足”。
【注释】
①遥夜:即长夜。②清瑟:瑟音清逸,故有此称。陶潜《闲情赋》即有“褰朱帏而正坐,泛清瑟以自欣”句。③金河:即银河。④淮南一叶下:指刘向《淮南子•说山训》中所言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”。⑤洞庭波:指屈原《九歌•湘夫人》中所言:“嫋嫋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。
【语译】
长夜飘荡着清幽的瑟声,青萝丛中西风渐起。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寒凉的露水上,早归的鸿雁掠过空中的银河。天亮之后,看到高大的树木仍很浓密,晴日里远山显得更为多
重。想起《淮南子》中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”的成句,自然会感觉到洞庭湖也扬起了波涛。
【赏析】
诗写秋季,很准确地抓住了一个“早”字。首联就写西风渐起,青萝仍“翠”,接着颔联写寒露初生,残萤犹在,早雁已归。但是最高明的还是颈联,“高树晓还密”,一个“还”字,引人遐想:早晨树叶犹密,那么到了晚间又会如何呢?秋季终究已经来了,树密终究会转化为叶疏的吧。至于“远山晴更多”,也就是说晴空下远山似乎比平日要显得更多一些。山如何多法?其实诗人之意,是指因为天晴,所以远望所可得见的山峦要比平日更多,虽未言秋,而秋之比夏,晴日更多,故有“秋晴”之谓,“晴”也是秋季一个重要的特色,被诗人准确地把握住了。我们转回头来看,“残萤”、“玉露”、“早雁”皆有秋意,“金河”乍看与秋无关,其实也是在写“晴”。前两联是写夜景,若非晴夜,银河如何能够澈亮呢?而银河若不澈亮,早雁掠过,又如何能清晰得见呢?但是仅仅这几句诗的话,总给人感觉欠缺了一点什么。是什么呢?原来是吟咏的主体,也即诗人自己。景物终究是无情的,而诗歌不可能无情,无情的诗歌,仅仅描摹景物,比之绘画,那就如同一张静物写生,只是练习,而不能算是完整的美术作品。我们可以看到,从“西风”、“萝”、“残萤”、“玉露”“早雁”、“金河”,直到“高树”、“远山”和“晴”,并无一字情语,而情感也不能从这些看似平淡的直接描绘中透露出来。那么,此诗是否有情呢?情在何处呢?原来情就在首句和尾联当中。中间都是写自然景物,首句却出瑟音,是非自然的人为的声响,于是观察景物的主体就由此产生。尾联再连用两个故典,出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”的慨叹,诗人本身的情感就和自然之景完美融汇在一起了。诗人的情感是澄澈、空灵的,同带有一点淡淡的忧伤。秋晴如此美妙,不但在夜晚,也在白昼,不禁使人的心灵得到洗涤,再进一步,诗人从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,岁之将暮的紧迫感,并由此而产生出不可言表的恬淡的哀愁来。
 
山居秋暝
王 维
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①,莲动下②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③,王孙自可留。
【作者介绍】
王维(701年~761年),字摩诘,祖籍太原,父辈迁居蒲州(今山西省永济县),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。他于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旋任大乐丞,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,后归长安。开元二十二年(736年),张九龄为相,将其擢为右拾遗,后九龄被罢,王维灰心失意。安史之乱前,王维累官至给事中,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,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,不能决然离去,于是随俗浮沉,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。王维诗画俱佳,也通音律。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,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,各类主题皆有佳作,苏轼赞为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。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,再加上诗中浓逸思想,上继陶渊明、谢灵运,下开一代风气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此外,他本人笃信佛教,诗中也多有反映,后人称其为“诗佛”。
【注释】
①浣女:洗衣服的女子,浣即清洗。②:这里是回来的意思,《诗经•君子与役》有“日之夕矣,牛羊下来”句。③歇:消散。
【语译】
在那小雨才停之际,空旷的山林啊,已届秋季,天气逐渐向晚。只见明月照耀在松林之间,清泉在石上奔流。竹声响起,原来是洗衣的女子还家,莲叶摆动,原来是打渔的船儿归来。任凭那春天的美景消散吧,这秋景也可以挽留王孙公子们呢。
【赏析】
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杰作,历来为人们所传诵。开篇先从大处勾勒,空旷的山林,小雨刚停,显得是那么清新、质朴,天色已经向晚,正是一幅美妙的秋暮图画。“空山”一词,已奠定全诗格调,这里的空并不是指空无一人,而是指回归自然,未受尘俗所染,未受喧嚣所害,而其中亦蕴含着王维所崇慕的佛家旨趣。“秋”字点题,但并未融合于诗句之中,却似卓然而独立,正与尾联遥相呼应。颔联再从小处写景,明月初上,照在松林之间,清泉奔涌,在那石上流淌。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此联对仗既工,而文辞又清新自然,似纯为口语而毫无雕琢痕迹,但蕴含在朴素语句中的画图是非常丰富的。苏轼即将此联作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之典范——月照松林,则自然恬静,泉流石上,又充满了活泼生趣,一静一动,相映成画。颈联打破了对天然景物的描写,开始有人物出现,但这人物似乎并不在诗人眼中、耳畔,而纯出于想象。月色虽明,终非昼,诗人所见所闻有限,但听得竹林响动,便思乃浣女归来,但见得莲叶摇摆,便思乃渔船还家。这是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,如图画中竹林旁描衣襟半幅,莲叶间绘船头一抹,便见生趣。诗人所要表现的,是普通人民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简单、质朴的生活,这正是隐者厌倦宦海风波之后,所衷心向往、追求的生活。尾联便道,虽无春芳,但有秋意,只要摆脱俗尘烦扰,内心恬静,自然山林可居,此景可观。“王孙自可留”中的“王孙”,就是诗人自指,所指乃山间隐士。此句从《楚辞•招隐士》中“王孙兮归来,山中兮不可以久留”一句化出,却反用其意,指“王孙兮不必归来,山中兮正可以久留”。而观其前面所描写之“松”“泉”“竹“莲”,也皆被世人目为品性高洁之物,同时也往往是隐士用以自喻之物,则此诗所写隐士生活,殆无疑矣,也见虽无斧凿痕迹,但实际上每一字、每一句、每一种意象,都是精心选裁、精心雕镂的结果。
野 望
杜 甫

西山①白雪三城②戍,南浦清江③万里桥④。
海内风尘诸弟隔 , 天涯涕泪一身遥 。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⑤答圣朝。
跨马出郊时极目 ,不堪人事日萧条 。

【作者介绍】
杜甫(712~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祖籍襄阳,生于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,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曾担任过左拾遗,因直言进谏,触怒权贵,而被贬为华州参军,后辞官归隐于成都,建草堂而居。剑南节度使严武荐其为属官,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节,两年后他离开奉节,辗转流离于江陵、衡阳一带,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年),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。杜甫半生漂泊,又经安史之乱,惯见民间疾苦,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作品之中。青年时代他亦怀抱大志,与李白等人交游,诗风比较明快、恣意;中年后则变为沉郁顿挫,以古体、律诗见长,风格多样,多涉及社会动荡、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,记录了唐代由盛转的历史巨变,因此被誉为“诗史”。尤其在律诗上,他表现出了显著的创造性,积累了关于声律、对仗、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,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。后人也因而赞其为“诗圣”,诗而能成圣者,唯杜甫一人而已。唐诗人元稹评价说:“至于子美,盖所谓上薄风(《诗经》里的国风)、骚(屈原的《离骚》),下该沈(沈佺期)、宋(宋之问),言夺苏(苏味道)、李(李峤),气吞曹(曹操)、刘(刘备),掩颜(颜延之)、谢(谢灵运)之孤高,杂徐(徐陵)、庾(庾信)之流丽,尽得古今之体势,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。”
【注释】
①西山:指成都西面的雪岭,在松潘县南面,为岷山的主峰。②三城:指松(今四川省松潘县)、维(故城在今四川省理县西)、保(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)三州,当时吐蕃趁安史之乱入寇,因此在此三州设置重兵戍守。③清江:指锦江。④万里桥:在成都城南,常璩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诸葛亮曾派费祎出使东吴,临行前费祎曾言:“万里之行,始于此桥。”因此得名。⑤涓埃:涓为细流,埃为轻尘,以此比喻稀少、微小、毫末。《周书•萧撝传》即有“臣披款归朝,十有六载,恩深海岳,报浅涓埃”句。
【语译】
西山上白雪皑皑,松、维、潘三城设置了戍兵,城南有清江流过,架设着费祎曾经的万里桥。因为国家动荡啊,所以兄弟们全都隔绝一方,我在天涯海角落泪,孤独一身,远赴异乡。只能让迟暮的年岁任凭多种病痛折磨,却没有丝毫贡献可以回报给圣明的朝廷。骑马来到郊外,不时地极目眺望啊,却不忍心看到世事一天比一天更萧条残败下去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是杜甫客居成都草堂后作,某一日他跨马出郊,但眼前种种景物都使他忧心,即所谓“不堪人事日萧条”,因而于悲凉忧患中,写下此诗。开篇先从远景写起,西山上覆盖着霭霭的白雪,不禁使他想起“三城戍”,也即边境上并不安宁,眼见内忧未息,又生外患。继而再将视野拉近,看到近处的万里桥——杜甫《狂夫》诗中曾有“万里桥西一草堂”句,可见草堂距万里桥不远,而万里桥在成都县南,故有“南浦”之谓。那么前一句因西山而思边患,这一句见万里桥是否也别有用意呢?确实是有的,万里桥因当初费祎出使东吴而得名,很明显诗人是不堪偏居一隅,而想要出蜀去为国效力了。首联摹景并及国事和自身感怀,颔联即抒发客居成都的悲怨。兄弟流散,各在一方,而自己也离开故乡如此地遥远,来到蜀地,恍惚如居天涯。杜甫有四弟,即杜颖、杜观、杜丰和杜占,只有杜占随他入蜀,其他三人都散居各处,于是乃有此种悲叹。伤及亲戚后,颈联再言及自身,此时杜甫已经五十岁了,所以说“迟暮”,而不仅迟暮,更兼多病,加一“供”字,似乎自己苟且不死,只是为了供应这些病痛一般,则其情更悲。提及自己以后,却又转向国事,说自己万分惭愧,未能为国家作出点滴贡献,则诗人拳拳抱国之心,便即跃然纸上。
江 雪
柳宗元
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孤舟蓑笠①翁,独钓寒江雪。
【作者介绍】
柳宗元(773年~819年),字子厚,河东(今山西省永济市)人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诗人,古文运动领袖。他是贞元九年(793年)的进士,贞元十五年(799年)又举博学鸿词科,授校书郎,调蓝田尉,迁监察御史里行。唐顺宗即位后,用王叔文执政,锐意革新,史称永贞革新,柳宗元积极参与,曾任礼部员外郎。革新失败后,他被贬永州司马,元和十年(815年)春返回京师,不久再次被贬,为柳州刺史,即卒于任所。柳宗元是倡导古文运动的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故与其中另一位唐人韩愈并称“韩柳”。在诗歌方面,他与刘禹锡并称“刘柳”,与王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苏轼评价其诗说:“所贵乎枯谈者,谓其外枯而中膏,似淡而实美,渊明、子厚之流是也。”把他和陶渊明并论。现存柳诗大多为贬官至永州后的作品,题材广泛,体裁多样,叙事诗文笔质朴,描写生动,寓言诗形象鲜明,寓意深刻,抒情诗则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,委婉深曲地抒写心情。
【注释】
①蓑笠(suōlì):蓑衣和斗笠,是古代的雨具。
【语译】
千山之中飞鸟已经绝迹,万条道上人踪也都消失。只有一条孤独的小船,载着一位披蓑衣、戴斗笠的老者,他独自一人在漫天大雪中,在寒冷的江上垂钓。
【赏析】
诗而如画,读来仿佛可以目见图卷上大幅留白,只用墨点隐约渲染些山水,然后匆匆几笔,在画幅的角落描出一叶小舟,以及小舟上不畏风雪,兀自垂钓的老人。此诗虽短,但意境超然,韵味醇厚。前半段写天地一片空茫,目之可极的千山万径之中,无人影,无鸟飞,四外寂寥,仿佛万物都被寒冷冻结了似的。可是再细看,后半段却出一孤独的钓叟——“独钓寒江雪”为倒装,应该是“雪中寒江独钓”。乍看起来,此诗乃咏寒江雪景,是一幅静态的画面,仿佛简单的写生一般,然而细思之,其中却有无穷内涵。此诗为柳宗元在“永贞革新”失败后,被贬至永州时所作,他是在借寒江钓叟以抒发内心的愤懑和标示自己的决心。“孤”、“独”二字,正出诗人此刻心境,革新失败了,有志之士纷纷被贬,一时间万马齐喑,正如同这万籁俱寂、人鸟俱绝的雪天一般。然而诗人却好似那江上钓叟,不畏严寒,不畏压迫,仍然孤独但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。细品诗意,寂寥扑面而来之际,难道不能从中读出诗人那不屈的灵魂吗?
回乡偶书
贺知章
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①客从何处来。
【作者介绍】
贺知章(659年~744年),字季真,越州永兴(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)人,唐代诗人、书法家。他少年时即以诗文著称,武后证圣元年(695年)中进士,授国子四门博士,迁太常博士。后历任礼部侍郎、秘书监、太子宾客等职,八十六岁方告老还乡,旋逝。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,有“清谈风流”之誉,晚年尤纵,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、“秘书外监”。他常与张旭、李白等饮酒赋诗,切磋诗艺,时称“饮中八仙”,又与包融、张旭、张若虚等结为“吴中四士”。贺知章的诗文以绝句见长,除祭神乐章、应制诗外,其写景、抒怀之作均风格独特,清新潇洒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十九首。
【注释】
①笑问:别本作“却问”、“借问”。
【语译】
年少时离开家乡,直到年岁很大了才归来,乡音虽然没有变改,但鬓边白发已生。故乡的儿童看到我全都不认识,还笑着询问客人从何处而来。
【赏析】
此诗有“近乡情更怯”的意味。诗极直白,但同时也余味无尽,开篇即点明主题,是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。按贺知章早年即离开故乡,进士及第时三十七岁,待得休官归乡之时,则已八十余岁矣,即使以中进士为离乡之始,亦近半百之年。离开故乡的时间如此之长,诗人不直言内心感受,只是比较何者未变,何者改变。对于他自己来说,何者未变呢?原来是“乡音未改”,家乡的口音在年时代即以定型,恐怕这一辈子,即便再行遍千山万水,也是不会更改的啊,此四字便出眷恋家乡之深,家乡羁绊之厚。那么,何者改变呢?原来是“鬓毛衰”,鬓发已斑,去时翩翩少年,归来白发老朽,以此来慨叹时光之易逝,而自己与家乡阔别之久。对于贺知章的家乡来说,又何者未变呢?诗人并未明言,但意在言外,当是山水未变。何者改变呢?原来人事已改,新的一代人出生、成长起来,就此产生了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”的句。此句富有生活情趣,富有哲理,同时虽着“笑”字,内中却含无限悲怆。这悲怆的由来,便在于今昔对比,变与不变之间所造成的强大反差,直刺人心。
数字校园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服务热线

全国统一电话:023-64382293

招生咨询电话:023-43765899

学校首页 添加微信 一键拨号 数字校园
×
复制成功

公众微信号:chengnanjiaoyujituan

关注微信公众号,详细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