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南高中|八校联合教研聚棠城,擘画川渝教育新蓝图

发布时间:2025-10-26

 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西部“双城记”的战略号召,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深化川渝教育协同发展,10月23日至24日,由大足区教育委员会主办,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、大足城南教育集团承办的“2025年川渝协同创新发展联盟联合教研活动”在大足城南高级中学隆重举行。来自重庆、四川、内蒙古八所联盟校的领导、教师代表齐聚一堂,共襄教育盛举。

  本次活动以“立德启智,‘渝’你同行;夯基铸魂,‘川’越未来”为主题,聚焦新时代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守正创新。活动内容丰富,涵盖九大学科联合教研、德育课同课异构、专家讲座等板块。

开幕式:凝聚共识,展望未来

  23日下午,开幕式在城南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。大足区教委副主任唐帮勇,大足区教委基教科科长于勇,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袁位、副校长唐勇,大足城南教育集团副理事长郑海燕,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、川渝蒙联合教研发起人杜宗平,城南高级中学校长吴富云、党支部书记苏江波等领导出席活动。联盟八校的教师代表出席活动,城南高级中学常务副校长梁琴主持。

  首先,郑海燕致辞。她代表集团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、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。她介绍了集团的发展史和办学的方针理念,分享了高中部的育人成果。郑理事长强调,此次八校联动是理念碰撞、经验共享的契机,愿以教研为纽带,为川渝教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。她以集团理事长邓辉的诗作《赠八仙》作结,传递了教育者携手共进的愿景。

  接着,唐帮勇发言。他代表区教委对活动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,介绍了大足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挑战,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殷切期望:希望聚焦主题深入研讨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、建立机制常态长效,让联盟真正成为共同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

  随后,内蒙古包头市景开中学党支部副书记、副校长厉涛,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王明杰,四川省汶川中学副校长袁飞虎,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党委书记寇磊,四川省盐亭中学副校长银洪,重庆市王朴中学校长周义,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杜宗平,依次分享办学特色。

学科深耕:九科并举,思维碰撞

  活动核心环节——九大学科联合教研同步开展,以“示范课+评课研讨+经验分享”模式,上演了一场场思维盛宴。

 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许玉英老师以《复活》与《老人与海》联读为课例,围绕“人物心理探究”,巧用“心灵辩证法”切入,通过“学-习-用”递进式设计,引导学生挖掘人物成长线。

  包头市景开中学罗健老师聚焦《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》,融入类比、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,从高考背景、教学分析到过程反思,完整呈现备课思路。

 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陈静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心打造的课堂《The Road to Success》,课堂流畅,以学生为主体,课堂问题链环环相扣。

  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物理向以阳老师的《光的折射》,注重实验探究与基础夯实,学习氛围轻松高效。

  汶川中学化学匡敏老师的《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》,以实验为基,融合理论与实践,建立模型并强化模型,并联系生产生活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社会上应用。

  盐亭中学赵蕾婷老师的生物课《种群的数量特征》,通过“模拟实验”让抽象知识具象化,提高学生参与热情。

 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谭延丹老师的政治课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》,以武侠素材为主线授课,贴合学情又具创新性。

  王朴中学余明晟老师的历史课《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》,以重庆小面为导入,从“小民幸福”“大国崛起”“全球共融”三维深刻解析了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。

  城南高级中学王成老师的地理课《自来水自何来—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》联系生活实际,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。

  观摩课后,各学科教研组进行深度评课教研交流。

德育研讨:同课异构,育心育德

  24日上午,德育专场开展了以“手机管理”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。城南高级中学熊贝贝老师与王朴中学谭晓璐老师分别执教《从指尖躺平到内心站立—夺回青春的主导权》和《破解手机沉迷,摆脱返校困局》。两堂课均以学生为主体,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反思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,展现了德育工作的细致入微与创新实践,为各校德育工作提供了鲜活范例。

专家引领:高位指导,拓宽视野

  随后,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成长中心副主任秦绪宝作《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再思考,如何激活学生的内在成长》专题分享。他从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核心需求出发,深入剖析激活学生内在成长动力的方法与路径。秦主任还指出教师的工作,是“影响”和“指导”,而不是“决定”和“改造”,认识自身局限性,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。此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指导意义,为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,提供了科学方向。

成效与展望:协同发展,未来可期

  此次校际深度交流,不仅搭建起跨区域教育交流的桥梁,凝聚协同发展的共识,升级教育对话窗口,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,更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
  文字:代天天,素材:王成凤,排版:蒋能勇,初审:李联川、王莉,终审:吴富云。

数字校园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服务热线

全国统一电话:023-64382293

招生咨询电话:023-43765899

学校首页 添加微信 一键拨号 数字校园
×
复制成功

公众微信号:chengnanjiaoyujituan

关注微信公众号,详细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