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勇:从对抗到和解: 一位班主任的“示弱”智慧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

  “出去,出去! ……”我当时肯定像一只发怒的狮子,大声地咆哮着,宣泄着我的怒火。从声音和分贝上看,似乎是我占了上风。但我心里清楚,那时我应该像一只气急败坏的公鸡,那么无奈、不甘,为了死死守住最后一点师道尊严而强撑着,只好用怒火来掩饰自己的苍白和无力。

  但她却一点都没有被我的怒火吓倒,更没有半丝退却的意思,只是带着轻蔑嘲弄的语气说了一句 :“走就走!”然后摔门而出。

  我看着她那似乎带着快意的背影,颓然地重重倒在椅子里,椅子“吱呀”一声,像极了我心里憋着却始终未能宣泄的痛苦呻吟。我承认,在和她的交锋中,我又一次失败了。

  这应该是我和小 Y 之间的第三次激烈冲突了。我没有一次能成功说服她,甚至也没有让她接受我对她或多或少的那么一丁点儿“改造”。三次交锋,我均以完败告终。今天提起笔来写这些,过往的那些场景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。

  2014 届 7 班,是我到城南带的第一届学生,高一下期分科后,小 Y就来到了我班,对我而言,那就是噩梦的开始。她时而与原班同学发生争执,故意挑拨分班前后学生的对立情绪 ;或不认同科任老师对课代表的任命,扰乱课堂秩序 ;或和几个同学一起抱成团,“拉帮派”,自习课随意讲话,下课又在教室、过道肆意打闹,疯狂示威 ;或对班干部的管理置若罔闻,视班级公约为无物,恣意妄为……种种行径,不胜枚举。班上好多同学都对她畏而远之,敢怒不敢言,她却自我感觉良好,依然我行我素。我虽多次劝说,还撂了两次狠话,可她还是“外甥打灯笼——照旧”。

  这次冲突是因为她打人了。起因是那个女同学把她放在课桌上的水杯不小心打坏了,害怕她生气就没敢告诉她。她得知后,就在教室狠狠打了那个女同学一耳光。我把她们两个叫到办公室,那个被打的女同学进来后一边哭一边主动给小 Y 道歉。小 Y 头偏向一边,无所谓地说 :“现在才道歉,早干嘛去了!”

  我一边安慰着那个被打的女同学,一边问小 Y :“别人现在已经给你道歉了,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对呢?”

  小 Y 理直气壮地答 :“我没有错,她不打坏我的杯子我就不会打她。”

  我耐着性子说 :“她打坏你的杯子是不对,但你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就更不对噻。”

  小 Y 梗着脖子反驳 :“她打坏我的杯子,我就要打她!”

  无论我如何旁征博引,引经据典,苦口婆心地告诉她,打坏一个杯子不能成为她打人的理由,她就是不予理会,在自己“强盗逻辑”里强词夺理。我的怒火再次被点燃,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。

  这次冲突更加激烈,矛盾更深了,我们之间的裂痕也更大了。

  两天后,我听到了一个更是让我既愤怒又无奈的消息。 一个同学偷偷地告诉我,小 Y 得意洋洋地向她原班的同学炫耀,说她到 7 班后,已经和我吵了三架,她赢了两次。我气极反笑,无言以对。其实她还有点保守呢,实际上她是三次全部赢了,我满盘皆输。看来我要一直输下去了,要不还能怎么办呢?我束手无策。

  我们开始了冷战。可冷静下来后,我心里却清清楚楚地知道,我不能这样,我不能认输,我不能放弃,距高考还有两年多的时间,这样备受煎熬的日子太长了,我受不了。况且一直这样下去,这个班就会毁在她的手里,不是,或许应该说是会毁在我自己的手里。我思索着,小 Y 是一个源头,必须把这个引发巨大灾难的源头掐断。古人云 :“打蛇要打七寸。”她的七寸在哪里?

  僵持一个多月后,机会不期而遇。学校要举办一场书法比赛,为公平公正地选出最好的参赛选手,全班每人先写一份作品进行初赛。当看到她的作品时,她的字迹工整有力,笔锋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——这让我忽然明白,她渴望的或许不是对抗,而是被看见。我心中一动,有了一个想法。

  第二天,我当着全班骄傲地宣布代表我班光荣参赛的选手名单,当念到她的名字时,我捕捉到了她的目光,那里面有怀疑,有惊愕,还有被认可的自豪。更让人高兴的是她竟然为我们班拿回了“一等奖”。当我在班上“狠狠”表扬她的时候,我看到了她脸上久违的灿烂的笑容。我也在那笑容中读到了得意、骄傲与和解。她笑了,我也笑了!

  我晓得我找到了打开她心结的钥匙,我也有了对付她的办法,那就是“示弱”。她性格倔强,要强,不肯轻易认输,若一味针尖对麦芒,那只能两败俱伤。“示弱”让她无处着力,就像火遇到水,自然消于无形。我在“示弱”时,也不忘时不时表扬她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,温和地批评她性格中的暴戾,包容她改变过程中的偶尔反复……

 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,我们的关系变得和谐起来,科任老师和同学都说她好像变了一个人。有这样几件事或许能说明 :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,她郑重而自信地写下了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;她妹妹也很调皮,她建议父母将妹妹也送到城南中学,说城南的老师才能管得住她 ;她经常打了开水后,会先到办公室把我的水杯灌满……

  高考后,小 Y 考上了本科院校,进大学后她还告诉我她竞选班长成功了。

  回顾与小 Y 的这段教育历程,看起来是我输了,实际上却是我赢了。经过这件事后,我做班主任工作心态更沉稳,方法更灵活了,我也成长了。教育从来不是征服,而是唤醒。当我放下“赢”的执念,她才真正开始成长——而这场“失败”,恰恰是我教师生涯最珍贵的一课。

数字校园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服务热线

全国统一电话:023-64382293

招生咨询电话:023-43765899

学校首页 添加微信 一键拨号 数字校园
×
复制成功

公众微信号:chengnanjiaoyujituan

关注微信公众号,详细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