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纳闷,那是怎样的一段时光啊,为何每每想起,依然热血沸腾。——题记
1997 年,霜降之后,夜色渐凉。
“老师,邓老师还要好久才回来啊?”燕子班长已经是第三回走到讲台上悄悄问我了。我扭身看了一下黑板上的钟 :22 :26——晚自习已经下了近 40 分钟了,其他班的学生已经进入梦乡。再扫视了一下教室,在热火朝天的读书声中,有两三只脑袋时不时地开始做“点头运动”了。我很想把这群人放了,但一想起校长出门前的叮嘱,就打消了念头。
当晚是语文晚自习,根据规定,语文只能上一节,其他时间学生自习。邓校长原本安排要在第二节自习时来抽查政治背诵的,因为本次月考中,政治学科历来占据优势的二班居然比三班差了 3 分多。但他下午临时接到通知,晚上要到大足城里去应酬,他临走时特意叮嘱我 :“叫课代表组织复习,我今晚要回来抽查的哈!”
“淑女”课代表在新闻联播前就把这个信息传达了,并特别放话 :“那几个拖后腿的,各人抓紧时间背哈!”“啷凯背得到哟?”钱开龙、徐瑶、徐欣等几个“老油条”开始起哄, 一瞥见我就站在窗外,声音立刻就下来了。“你们背都不去背,一天天懒起,就背得到了?反正我不管,今晚背不到,哪个都不准去睡!”这个笑口常开的女孩一秒变脸,寒霜覆面,大大的眼睛却喷出了火,声音也不自觉地高了起来,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。 一下第一节晚自习,教室里就沸腾起来了,那几个“屎尿多”的,厕所也不上了,拿起书本哇啦哇啦就开读。
上第二节课了,泼辣的数学课代表小不点刘代琼强调 :“数学作业下晚自习时准时收哈!”温和的化学课代表姚廷刚接着 :“明天化学要上新课,大家抽点时间预习一下。”物理课代表、学霸晓溪不甘示弱 :“物理作业只有那一道题,要保证质量哦!”“吔……”“切!”声音极低,却带着一股不易觉察的阴阳怪气,压抑的抱怨像暗河般,在貌似平静的夜里流淌。学习委员罗义燕赶快站起来,说道 :“我们班这次月考虽然总体还是不错,但政治学科被人家三班拉了,数学又是我们班的薄弱学科,各课代表要注意平衡,我们是打总体战的都嘛!”燕子走上讲台,环视了一下教室 :“大家第二节课抓紧时间完成书面作业,背书的只能默记,不要影响他人做题 ;第二节课后可以小声读,不能影响隔壁班的!”教室立刻静了下来。
21 点,下课铃声一响,教室又开启了读书模式。尤其是那些“贫困 户”,嘴也不贫了,腿也不勤了,就钉在座位上——读、背 :摇头晃脑地 读,用手在腿上打着节拍读, 一边写一边读 ;半眯着眼回忆、对着天花板翻着白眼回忆、搔首挠耳地回忆……不知过了多久,只听“啪啪、啪啪”几声掌声,大家都懂,是有人要讲话,果然,纪律委员李晓溪提醒 :“已经 上课了,背书的,小点声!”读书声顿时低了下来,咿咿哇哇,嘈嘈切切,像溪水流过冬日,像春蚕咀嚼桑叶。
21 :30,离下晚自习还有 20 分钟。“老师,邓老师还有好久回来啊?”燕子班长跑到讲台上问我。“可能要到了,叫大家先互相抽背到。”我只能给个模糊回答,那个年代,有线电话都难得,没得手机,哪能及时通信 息?于是,燕子、晓溪、冬梅、刘强、元华、小不点等等平时“各为其主”的课代表们立刻秒换角色——政治科组长,各自进入抽检及辅导模式。“淑 女”在教室里不停巡回,了解抽查动态,各组强调要背“熟透”,“半生不熟”的不得过关。下课了,校园掀起低调的欢腾,脚步声从楼上流下来,从窗外流过,一直向着宿舍楼流去。教学楼的灯次第熄灭,校园渐渐安静 下来,只剩下底楼过道边的教室,依然灯火通明,预想中的骚动没有出现,只有窃窃书声。
我再次走到校门口,向路的尽头张望。近处,是小山丘模糊的轮廓 ;远方,是灯火灿烂的大足县城。那个人,到底走到哪里了呢?整醉没得哟?醉了还记不记得叫我留住学生的哦?
回到教室,面对燕子再一次询问,我也没有了底。但还是回答到 :“你们继续复习,他忙完了肯定就回来了。”
临近 11 点,当一身旧军大衣踉踉跄跄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,所有少年都抬起了头,几十双眼睛“刷刷”地放出希望的光芒。“你们背到了没得哇?”邓校长左手扶着门框,右手向上推了推厚厚的眼镜,醉眼惺忪地笑问。“背到了!”异口同声,响亮铿锵。“淑女”赶快走上前来,汇报抽查情况。“好嘛!我相信你们都认真背了的哈,下次再考不好,还要遭收拾哦!”随即,他宣布“回去轻声点,洗个热水脚,快点去睡吧!”
不一会儿,整个校园沉睡进温暖而宁静的夜里,少年的梦想,在悄然生长。
后记:那个时代,没有手机电脑多媒体,也没有这么多的教育教学新名词,但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默契:没有耍出来的成绩,只有拼出来的辉煌!只有先埋头苦干,再探索巧干,最后才“能干”!
上一篇梁琴:春风少年“活得累”
公众微信号:chengnanjiaoyujituan
关注微信公众号,详细了解更多信息